电脑显示器的计量单位是英寸。对角线长度是指对角线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,而显示器对角尺寸单位是英寸。
当我们在购买电脑显示器时,通常会看到如“19寸”、“21.5寸”等的描述。这里的“寸”指的就是英寸。1 英寸(in)= 2.54 厘米(cm),所以当我们知道显示器的尺寸是多少英寸时,就可以换算成厘米。例如,19 英寸的显示器对角线长度为 48.26 厘米(19*2.54)。
虽然中国已经广泛接受了公制单位,但是显示器仍然采用英制单位。这是因为英制单位在显示器竞争中具有优越性。19 英寸的显示器比 48 厘米的显示器听起来更大,因此在市场营销中更有竞争优势。
在编写程序时,我们通常需要知道显示器的分辨率。分辨率是指显示器上像素的数量。例如,1920x1080 分辨率的显示器有 1920 个像素的宽度和 1080 个像素的高度。分辨率越高,显示器可以呈现的图像就越清晰。
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获取当前屏幕分辨率:
import
win32api
width
=
win32api
.
GetSystemMetrics
;">0
)
height
=
win32api
.
GetSystemMetrics
;">1
)
;">f"当前屏幕分辨率为
{
width
}
x
{
height
}
"
)
这里使用了 Python 的 win32api 模块,该模块提供了访问 Windows API 的接口。GetSystemMetrics 函数可以获取系统参数,0 表示获取屏幕宽度,1 表示获取屏幕高度。
除了分辨率,我们还需要考虑显示器的刷新率。刷新率是指显示器每秒钟刷新多少次,通常以赫兹(Hz)为单位。例如,60Hz 的刷新率表示显示器每秒钟刷新 60 次。刷新率越高,图像就越流畅。

总之,显示器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电脑外设之一,了解显示器的计量单位、尺寸、分辨率和刷新率等参数对于编写程序和购买显示器都非常重要。